回到顶部

河北 骆驼湾村廊架

2019.08.06 | 其它    关键词:公共艺术

1.拆旧盖新留存的废木


骆驼湾村位于太行山北麓的冀晋交汇处,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发展缓慢,村落日渐凋敝,房舍破败。近年来政府投入了财力物力帮助修旧盖新,脱贫致富,村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。在修缮过程中村民们可以选择传统的木结构屋顶或者现浇混凝土,村里生活着的主要是中老年人,为了免于修缮很多都选择了现浇混凝土屋顶。更换和剩余下来很多梁木、椽子,之前多用作生火取暖烧饭,如今生态环保的观念越来越被重视,周围又是山林有防火要求,村里现在又配备了空气源热泵采暖,改了燃气做饭,越来越多的大小木料闲置荒废了下来。


2.陡坎的遮蔽


村落在开山垦荒中形成,有不少陡坎护坡。村里有意向要在水泥护墩及沿线道坎上修筑遮荫廊架,方便停歇坐靠,要用的材料是重型方钢和大木料,得从很远的县城、省城采购运回,同时还需要专业施工队、动用吊机(山地平整地狭小,极不利于大型机械施工)安装,一旦出现刮到情况还会殃及人畜。偶然看到这些设计图纸后,我方提出能不能利用更轻便更简易的办法修筑。


3.Dymaxion & 物尽其用


理查德·巴克敏斯特·富勒(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)论述了关于技术与人类生存的思想:“dymaxion”(最大限度利用能源、以最少结构提供最大强度)。如果从建造角度来说,就是以最少的材料搭建最大的空间和最坚固的结构。


这种设计哲学其实和乡村建设理念的暗合,现在觉得充满特色的乡村地域风貌都源自先民们就地取材、用最少的代价达到最大最多功用的朴素智慧。


如果能够将建造单元材料尽量拆分小,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闲弃木料的再利用可能,可以组织村民靠普通人力就建设完成;单元杆件形成结构体系,可以得到更好的稳定性和一个更大的空间;网络化结构在日久累月的使用中,假如出现自然力破坏,也会得到更大的安全系数。通过这种建造手段,实现了更少的资金投入、更便捷的人力建造。 


4.顺应木料即顺应自然


遵从木料的长度不一,形成和山体大环境的自然契合:废木料收集自拆下的房屋,不同的房屋进深搭建的时候木料也长短不一,顺应这些不同的长度,建造的同时考虑木料的长度变化容差,通过搭建的位置编排控制,得到一个变化的空间形体,既是对木料的顺应,也是对山体大环境的顺应。








罗宇杰工作室

致力于用创造性思维、工匠般投入、关爱自然的建造方式,去筑就更加经久、更具善意、更有品质的空间。
罗宇杰:

罗宇杰工作室创始人
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建造基础课题组教师
中央美院建筑专业硕士、优秀毕业生、校友会常任理事
中国乡建院可续乡村工作室 总监
前BIAD-1A1创意中心 总监

2018年10月《珑府生活体验中心》获得WA中国建筑奖技术进步奖入围奖
2018年2月获中国乡建院年度优秀员工,《于庄系列设计》、《沙葛寨村人民戏台》等作品获年度优秀设计
2017年创基金创想学堂B计划首批入选设计师
2017年6月芬兰赫尔辛基《感知中国VR互动体验展》,任建筑、结构专家并设计搭建空间
2015年9月装置作品《不增无减The Constant》获邀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.
2014年7月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论文、设计,参展CAFAM《千里之行》
2014年获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65周年庆典“BIAD榜样”
2013年9月《3in1》获BIAD再设计一等奖、获邀参加“建筑之外”意大利威尼斯文献展,北京今日美术馆、上海CBC建筑主题馆巡展
2007年7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毕业设计一等奖
2006年7月BIAD奖学金一等奖
查看更多设计项目

项目信息

设计团队:罗宇杰工作室 LUO studio

主创建筑师:罗宇杰

参与设计人:卢焯健  

驻场设计人:王振琦 李明初 魏文景

项目地址:中国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

建筑面积:274.3平方米

建筑摄影师:金伟琦

摄影师网站: www.jinweiqi.top

设计时间:2016年12月

竣工时间:2018年9月